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分析——以《三十六计》两个英译本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欣[1] 张时倩 

机构地区:[1]上海理工大学

出  处:《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5年第5期22-25,共4页English Square

摘  要: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还是一种复杂的认知互动与创造性实践,因此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结晶,蕴含丰富的军事思想和斗争经验,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视角出发,研究孙海晨和Stefan H. Verstappen两版《三十六计》英译本中的计名翻译,分析其中体现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表明,译者主体性对于提升翻译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 键 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观 译者主体性 译者的多重互动性与创造性 《三十六计》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