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泱辰
出 处:《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60-62,共3页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Energy
摘 要:“孩子”和“母子关系”一直是萧红研究不可忽视的角度,其主题贯穿了萧红一生的写作。所以,研究萧红作品的“孩子”与“母子”符号及其意蕴,既是叩问其内心世界与深析其创作转变的门铃,也是探寻隐含在文本背后的思想价值的重要道路。实际上,她早期作品里相关符码的深层意义与隐喻还有可以阐释的内涵。可以说,在这位作家早期作品的女体写作、生育体验、反男权、革命等多种主题的表现中,“孩子”能指都承担着关键的符号职能,并通过“母子关系”呈现出来。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文本空间的建构,并由此成为了小说主旨表达与“意义链条”运转的核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