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24年第5期315-31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Neurotraumatic Surgery: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项目(2023068)
摘 要:去骨瓣减压手术是神经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适用于严重的颅脑损伤、脑出血等疾病[1]。去骨瓣减压术后因颅骨缺失会造成局部脑组织灌注及脑脊液循环受到明显影响,因此术后需再次行颅骨修补术[2]。颅骨修补通常在3个月后进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积液、出血、癫痫及钛网松动、部分钛网暴露等,其中硬膜外积液是造成修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形成占位效应,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也可导致切口慢性渗液,增加感染机会,造成切口愈合不良[3,4]。硬膜外积液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保守治疗、手术钻孔引流、腰椎穿刺引流,部分患者随时间推移硬膜外积液可自行吸收[5,6]。少数采用上述方式积液仍不减少的患者,需要取出钛网,不仅增加了患者手术费用及痛苦,也易引起医患矛盾[7]。本文报道1例颅骨修补术后出现硬膜外积液的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通过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的方式,最终积液吸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