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国粤北家族祭簿文书的形成与流传——以乐昌上黄村欧氏为中心  

The 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Clan Sacrificial Registers in Northern Guangdong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Ou Clan in Shanghuang Village,Lechang

作  者:李晓龙 Li Xiaolong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暨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地域文化研究》2025年第2期128-136,共9页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CD19LNO09)。

摘  要:宗族是华南重要的地方社会组织,但在其内部还存在复杂的、由祭簿这一文本构建起来的“房”的独立运作。乐昌县(今乐昌市)上黄村的祭簿文书群提供了清代粤北以“房”为基础的社会基层单位的运作方式的丰富实例。祭簿是登记某一祖先祭产的重要文本,并由通过“祭租轮房收管”的方式,将文本的祭簿和村中生活的具体的人结合在一起。乡村社会中的人通过“鸿丁开列”的方式登录于祭簿之中,享有祭租分享权,并维持着祖先的祭祀仪式。祭簿为该祭产所构建起来的祭租分享权提供文本凭证,也由此塑造了宗族中“房”日常运作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关 键 词:宗族 祭簿  祭租分享权 乐昌 

分 类 号:K251[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