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燕妮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理论观察》2025年第3期40-46,共7页Theoretic Observation
基 金:深圳市党校系统课题“文化哲学视域下马克思的传统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24SZDXXT002)。
摘 要: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根据当前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的变化对生产力规律所作出的最新认识,同时也是应对我国经济发展问题和人口结构转型的实践要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新质生产力作为数字时代下生产力的新质态,一方面改变了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劳动者、劳动工具以及劳动对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彰显了人的本质力量,使人类从被动适应环境转变为积极创造和改造物质与精神世界,并且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和合作模式。不仅如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实现劳动的全面性、打破分工的局限性、革新社会观念,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铺平道路。未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同时强化人的主体性力量和地位,确保人民的需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F061.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8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