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帆 黄舒麟 ZHANG Fan;HUANG Shulin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4WHWT02);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2025QN0475)。
摘 要:作为民主革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孙中山既不是复古主义者,也不是“全盘西化”者,而是提倡融合中西,创造一种中西文化交融、互补的新型文化,其中西文化观的真正关切在于建立民族国家。从民族国家的本位性来看,孙中山主张以自尊自信的本位文化观构建国家认同的精神纽带,以自强不息的本位文化观唤醒“振兴中华”的民族意识;从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来看,孙中山倡导中西贯通,援引西学以救中国,主张内省自身,探索现代化道路;从民族国家的世界性来看,孙中山坚持以“天下为公”构建“世界大同”,勇担世界责任;以“王道”感化“霸道”,共筑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文化理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