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志鹏 闫国跃 罗筱凡 吕挺 张淼 姚涵雅 方刚 谢阳姣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药学院,广西南宁530200 [2]广西壮瑶医药与医养结合人才小高地 [3]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5年第5期1180-1185,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2019年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9-185-14);广西中医药大学2020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20BS022);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派杏林青年英才”项目(2022C036)。
摘 要:目的探索瑶医经典验方虎耳草方的配伍机制及其对小鼠皮肤瘙痒模型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化合物48/80、4-氨基吡啶(AP)及其组合制备小鼠皮肤瘙痒模型,以氯雷他定为阳性对照,分为模型组、空白组,氯雷他定组(简称阳性组)、虎耳草组、十大功劳组、地骨皮组和(复方组)各10只,研究虎耳草、十大功劳、地骨皮及该3味药配伍成的复方对实验小鼠皮肤瘙痒模型的药理作用,确认虎耳草方中三味药材配伍关系,剂量实验选取高中低剂量组以氯雷他定为阳性对照确认临床最佳用药剂量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简称阳性组)及高剂量组(2.74 g/ml虎耳草方混煎液)、中剂量组(1.37 g/ml虎耳草方混煎液)、低剂量组(0.685 g/ml虎耳草方混煎液)各12只。结果化合物48/80+4-AP组平均抓挠次数显著高于化合物48/80组、4-AP组(P<0.01),抓挠时长与化合物48/80组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长于4-AP组(P<0.01)。化合物48/80+4-AP组血清中IL-6、IL-2、IFN-γ、β-EP含量均显著高于化合物48/80组、4-AP组(P<0.01),化合物48/80组与4-AP组无显著差异(P>0.05)。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存在搔抓行为。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搔抓次数显著减少,抓挠时长明显缩短(P<0.01);与阳性组相比,地骨皮组平均抓挠次数显著增多,复方组和虎耳草组抓挠时长较阳性组明显缩短(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阳性组、复方组IL-6、IL-2、β-EP含量显著增加(P<0.01),虎耳草组、十大功劳组、地骨皮组IL-6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虎耳草组、十大功劳组、地骨皮组IL-2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阳性组(P<0.01);地骨皮组IL-2含量显著低于复方组(P<0.05)。各组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虎耳草组、十大功劳组、地骨皮组、复方组IFN-γ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阳性组(P<0.05)。虎耳草组、十大功劳组、地骨皮组、复方组β-EP含量均显著低于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