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太原理工大学
出 处:《剧作家》2025年第2期105-110,共6页Playwright
基 金: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3FWWB006。
摘 要:德勒兹在其《差异与重复》中的生成概念揭示了这样一种艺术洞见:文学的新——作为差异,在重复“潜在”的前提下经由重复而生成,同时文学的变革性生成意味着作品超越了它出现所依赖的历史语境。在近50年的创作历史中,易卜生的戏剧从整体上来看,有其一贯热衷表现的主题与作为个人铭刻的手法,但在这种“重复”的同时,又不断对过往的创作主张进行否定,带来超越以往、改变时代的创作。这种背叛是一种颇具辩证法意味的伦理行为:艺术家必须背叛自己以对他的创作美学保持忠诚。本文旨在通过对易卜生作品中一系列性别形象和主题的“重复”的抽丝剥茧,来梳理洞悉他如何通过对自己的再阐释,在复原创造性冲动的前提下重新定义以往的创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3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