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省南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濮阳457000 [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出 处:《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10期4-7,115,共5页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流程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1VSZ031)”;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弘扬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ZZJH-229);河南省教育厅民办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河南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质量提升的战略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22-MBJYZXKT-027);河南省教育系统廉政专题研究项目“生成、内涵与路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研究”(项目编号:2023LZZD-41);郑州工商学院科研创新项目“基于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红色文化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3-KYZD-01);2023年度郑州工商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特色工匠精神视域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SJG2023003)。
摘 要:自由不仅是人的内在本质,也是人的永恒追求。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足点上,从抽象的自我意识、政治解放到经济解放、回归整个人类社会理想的实现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其自由观,形成了科学的自由观体系。从社会历史的发展上来看,自由的实现主体是人,从自由与实践的关系上看,自由的实现途径是实践活动,从自由的最终归宿来看,自由是现实的个人在实践的基础上追求真正的自由王国,不仅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且也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然而,网络时代下马克思自由观还面临着自由问题的新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主要包括绝对化的网络自由观、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普世价值思潮的网络化等嬗变。深入研究马克思自由观,对网络时代下规制和引导网络技术异化现象、规范和引导网络自由失范问题、积极建构自媒体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