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锐[1] Liu Rui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 处:《雕塑》2025年第1期92-93,共2页Sculptur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敦煌唐朝石窟美术史研究”(项目编号:23AF012);西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敦煌莫高窟装饰性彩塑的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CX20241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洞喻”理念出自他的《理想国》一书,人类被比喻为黑暗洞穴中的囚徒,走出洞穴的过程则被比喻成通过教育获得真理的过程。柏拉图洞穴之喻放在当代语境下,启示我们追溯艺术的本源,透过事物表象看到本真。我们对传统文化真正的认同要进入考古学人类学和哲学的高度,艺术之不变的关键仍在于艺术家与世界所发生的关系,与外界自然的“相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