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身份”与“本土的发现”——论魏德圣《赛德克·巴莱》的叙事圈套  

“Ambiguous Identity”and“Local Discovery”:On the Narrative Traps in Wei Te-Sheng's Seediq Ba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榛 Xu Zhen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4年第3期150-160,共11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台湾文学中的中华民族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27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台湾地区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电影亦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分支。抗日主题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电影叙事的重要母题之一。因为历史与现实等原因,台湾电影在表述抗日主题时呈现别样的叙述逻辑。以《赛德克·巴莱》为例,台湾电影虽然表达了强烈的反侵略的民族主义情绪,但在反殖民语义背后,牵扯着对祖国内地文化身份认同的解码与本土主体性的编码,形成了隐在的“独语”叙事圈套,须对这种倾向加以警惕与批判。

关 键 词:抗日主题 “殖民统治有益论” 文化/族裔身份 本土化 

分 类 号: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