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枢针法对肝阳上亢型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振宇 丁建兴 

机构地区:[1]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365001

出  处:《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5年第5期146-149,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基  金:2021三明市科技引导性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S-44)。

摘  要:目的探讨调枢针法对肝阳上亢型颈性眩晕(CV)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肝阳上亢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调枢针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CV评价量表(ESCV)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9.48±2.37)分低于对照组的(11.86±3.10)分,ESCV评分(27.75±2.79)分高于对照组的(23.08±2.46)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BA、LVA、RVA的Vm、Vp、Vd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粘度(1.72±0.20)mPa·s、全血低切粘度(7.86±1.29)mPa·s、全血中切粘度(5.10±0.81)mPa·s、全血高切粘度(4.38±0.56)mPa·s、红细胞压积(43.04±3.79)%均低于对照组的(1.98±0.23)mPa·s、(10.31±1.64)mPa·s、(6.03±0.87)mPa·s、(5.12±0.59)mPa·s、(49.78±4.05)%(P<0.05)。结论调枢针法对肝阳上亢型CV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眩晕症状,减轻中医证候,改善椎基底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对预后有积极作用。

关 键 词:颈性眩晕 肝阳上亢型 调枢针法 疗效 预后 

分 类 号:R246.9[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