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视域融合”探讨巴洛克音乐理性方式之感性表达——以巴赫《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昕雨 

机构地区:[1]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200001

出  处:《当代音乐》2025年第3期94-102,共9页Modern Music

摘  要:巴洛克时期音乐在创作手法上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与秩序感,但其音响效果却有着激动人心的力量与源源不断的动力,其中J.S.巴赫的创作最具代表性。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是如何运用程式化理性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激昂深刻的音响情绪的呢?即,巴洛克的音乐是如何运用理性方式做到感性表达的呢?本文借助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的理论,以J.S.巴赫的古钢琴曲《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为文本对象,试图以“历史视域”和“当代视域”双视角来探讨巴洛克时期音乐创作的理性方式与感性表达问题。“历史视域”的学术背景包括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潮与理论方法,即情感程式论和音乐修辞学。“当代视域”则主要运用作品分析的方法来看待其结构、和声、调性、复调等创作技法。本文试图通过古时、今时两种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分析来探究巴洛克时期音乐创作的理性与感性关系,并进一步通过“视域融合”理论来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问题进行阐发探讨。

关 键 词:视域融合 巴赫 《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情感程式论 音乐修辞学 半音化和声 理性方式 感性表达 

分 类 号:J614[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