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化推进  

Foster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Promoting Clusterization Driven b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换 Wang Huan

机构地区:[1]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29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研究”(18JZD010);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的逻辑进路和经验启示研究”(2023B011);西北工业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一般项目“百年党史资源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研究”(G2023KY0702);高校特色文科发展计划青年创新能力培养项目“习近平大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23GH03062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加快科技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将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开辟新赛道、形成全新经济增长点,需将技术、产业和生产力置于同一动力机制框架而构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动能构筑效应和对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支撑效应来看,集群化推进的重点应聚焦于先进资源的集聚使用和共享性创新平台优化。换言之,其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重要支柱力量的引领、示范与带动效应充分发挥,才是集群化推进的关键意义所在,将更强调链条化协同发展和共享性、互补性互动交流。具体而言,应以国家“8+9”的新产业标准为指引,促进各新兴企业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环节不断集聚;以多元异质性主体交流得更加便捷与深入为目标,致力于产业发展生态不断完善;以共享信息或互补优势为基本目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跨领域协同合作;以产业链为基础协同推进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链深入融合。在实践操作上,则应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个层面做文章,以科技瓶颈为切入点,以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以应用场景建设为核心关键,以分类培育叠加龙头企业的方式为发力点,以创新链为首位指引,以数字链为抓手,创新践行“集中布局、集聚发展,补足短板、优化生态,区域协同、主体联动”的发展思路。

关 键 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产业链 创新链 

分 类 号:F124[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