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外地方行文制度的形成  

The Evolu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作  者:尤淑君[1] You Shujun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152-162,共11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摘  要:19世纪60至80年代中外地方行文制度的形成过程,既呈现了清朝地方官员对外国领事、外国商人及传教士的态度变化,也展露出地方执行总理衙门命令的不同反应,揭示了晚清地方对外交涉的另一种面相。19世纪60年代中俄针对文书往来规则的交涉,基本上尊重了中方对外交文书形式和交涉双方品阶对等问题的考量,也考虑了中俄两国文书传递的现实困难,双方在不违反“平行往来”原则的基础上,协商出了现实可行的方案,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外交冲突。与此同时,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虽也确立了“平行往来”的原则,但因没有明文规范中国地方官员与外国领事官之间的往来仪节,而引发了诸多争执。1880年制定的《中外往来仪式节略》,虽为中外官员的往来礼仪提供了遵循,却也为民教冲突等地方纠纷埋下了隐患。

关 键 词:晚清 地方交涉 平行往来 相见礼 《中外往来仪式节略》 

分 类 号:K25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