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浙江工艺美术》2025年第1期40-43,共4页Arts & Crafts
摘 要:回顾中国文字的千年演变,这既是一部书法演进史,也是一部文化承载史。了解中国文字演进历史后再学“写字”,是每一个书法创作者的必修课。从上古神话传说的“仓颉造字”,到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上出现的刻符,再到商代的甲骨文,中国汉字已逐步展现出象形文字的美感。西周的金文也称为大篆、石鼓文,直到秦始皇统一字体,我国字体的主流才从篆体发展为隶体。字形上的演变也体现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既有“方”的端正,又有“圆”的包容,汉字所传达出的气质与精神也不断在不同字体的发展中有所演变。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楷书、行书等各种书体交相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样态。唐朝时期迎来了我国书法史上的又一发展高潮。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具有锋芒外放之感,如当时的文人墨客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一般,传达出刚柔并济的气韵与精神文化理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