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生态、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及展望  

作  者:李承鹏 王一鸣 

机构地区:[1]梁山管理局 [2]东平管理局

出  处:《黄河.黄土.黄种人》2025年第6期60-61,共2页

摘  要:黄河三角洲的金色芦苇在晨光中摇曳,成群候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在这幅生态画卷背后,山东肩负着“龙头”使命,既要守护黄河安澜,又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山东以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转型、文化旅游为核心,探索出一条生态、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的新路径。生态、文化建设从修复到融合的创新实践生态廊道建设与修复山东通过构建黄河生态绿色廊道,将防洪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融为一体。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工程成效显著,湿地鸟类栖息地面积扩大,冬季候鸟数量创历史新高,成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典范。东平湖通过清除网箱网围12.6万亩、修复湿地3.4万亩,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针鱼等稀有物种重现。此外,“智慧黄河”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水质、土壤等指标,为生态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关 键 词: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黄河 创新实践 稀有物种 国际重要湿地 水质稳定 修复工程 黄河三角洲 

分 类 号:F4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