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10钢琴艺术鉴赏与吉普赛特征研究  

A Study on Appreciation of Piano Art and Research on Gypsy Characteristics in Liszt's Hungarian Rhapsody No.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纪晓晗 侯蕾 Ji Xiaohan;Hou Lei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629

出  处:《艺术科技》2024年第21期22-24,69,共4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实践智慧视域下音乐表演理论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YJA760036。

摘  要:目的: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10的吉普赛特征,揭示作品如何通过独特的旋律线条、自由奔放的节奏变化、异域风情浓郁的和声处理以及极具表现力的演奏技巧,表达出吉普赛文化的激情与自由,并分析该作品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中民族性表现的贡献与影响。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查阅、乐谱细读、音乐分析等方法。首先,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关于李斯特及其创作背景的相关文献,梳理作曲家的生平与创作经历;其次,利用音乐分析理论,对曲子的乐句、节奏、和声、调性等要素进行细致剖析;最后,对演奏过程中涉及的技巧难点和情感表达进行综合评析。结果:《匈牙利狂想曲》No.10在音乐构造上呈现出鲜明的吉普赛风格特征,其旋律线条充满异国情调,节奏跳跃中不乏即兴发挥的痕迹,和声的运用突破了传统和声体系的局限,呈现出多层次的色彩变化。李斯特在该作品中融入了大量吉普赛民间音乐的韵味,使整部作品不仅具有浪漫主义音乐的磅礴气势,同时还展现出原始、狂野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魅力。结论: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10不仅在音乐表达上成功融合了吉普赛音乐的狂野奔放与浪漫主义音乐的细腻抒情,而且在内涵上体现了作曲家对民族文化的独特解读。该作品是一部技术要求极高的钢琴独奏曲,具有深远的艺术和历史意义。文章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讨19世纪欧洲音乐中的民族性表达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当代音乐演奏与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关 键 词: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 吉普赛特征 音乐分析 演奏技巧 舞蹈性诠释 

分 类 号:J624.1[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