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建辉 阴赪宏[1] 岳文涛 祝慧萍[3] 苏少飞 高屾 张恩婕 谢双华 张玥[2] 刘瑞霞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北京100026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科技处,北京100026 [3]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联合实验室:遗传环境与生殖健康实验室,北京100069
出 处:《中国医刊》2025年第3期317-32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000101);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助(2022-2G-2119)。
摘 要:目的探讨孕早期肝脂肪变性指数(HSI)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参加中国出生人口队列研究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信息采集系统的标准结构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数据,通过医院病历系统获取孕早期首次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孕早期HSI;于孕24~27+6周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GDM,根据筛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GDM组(n=5322)和非GDM组(n=28497)。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孕早期肝功能指标与OGTT血糖值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孕早期HSI与GDM发生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3819例单胎妊娠孕妇,其中有5322例孕妇发生GDM,发生率为15.74%。GDM组孕妇年龄、年龄≥35岁比例、孕前体重指数、孕前体重指数24~<28 kg/m^(2)比例、孕前体重指数≥28 kg/m^(2)比例、辅助生殖比例、经产妇比例以及孕早期FBG、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孕早期HSI、孕早期HSI>36的比例均高于非GDM组,而有工作比例低于非G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民族、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HSI与孕中期OGTT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孕早期HSI与孕中期OGTT 0、60、120 min血糖值的相关程度最高(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孕前体重指数24~<28 kg/m^(2)、孕前体重指数≥28 kg/m^(2)、经产妇、怀孕方式为辅助生殖、孕早期FBG及孕早期HSI>36是影响GDM发生的独立危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