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晓啸 Xie Xiaoxiao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出 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2-32,共11页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3年度重大招标项目“大洋洲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23VLS02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52年5月,以澳大利亚外交部前秘书长约翰·韦尔·伯顿为首的五名和平人士突然宣布他们将应邀赴华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筹备会议。消息公布后,立即在当时反共、反华气氛浓厚的澳大利亚国内引发热议。此前就力主澳大利亚应当承认中国的伯顿更是迅速遭到澳大利亚政府和他本人所属的工党的连番口诛笔伐。为了抢占舆论先机,立场右倾的工党高层不但公开对伯顿的访华决定提出了批评,而且在不久后就剥夺了他的议会候选人资格。尽管遭此重挫,但伯顿并未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是在与工党领导人H.V.伊瓦特重修旧好后,助力他在“霍巴特会议”召开前,起草了之后得到大会通过的支持中国进入联合国的新外交纲领,为工党谋求澳中两国关系正常化奠定了最初的政策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