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裴亮[1] Pei Liang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 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54-162,共9页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20&ZD28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陆耀东的新诗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诗人论”到“诗歌史”、从“评传”到“史著”的发展过程。学界对其学术成就的评价往往重视其诗歌史的编撰而容易忽视其诗人传/论的写作。《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在继承茅盾“作家论”所开创的社会-历史批评传统的同时,以“诗人”为脉络,以“诗美”为标准,以“诗史”为背景,展现了一种“诗/史”会通式的批评实践。《徐志摩评传》的写作及其修订坚持了“美学的”凝视(审美研究)和“历史的”沉思(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重审其“诗人论”写作与传记式批评,对于革新新时代文艺批评的写作范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 键 词:陆耀东 传记式批评 《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 《徐志摩评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