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出 处:《产业创新研究》2025年第3期51-53,共3页Industrial Innovation
摘 要:在剖析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从科学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出发,系统探讨科学传播如何在新质生产力的孕育与壮大过程中扮演核心驱动角色。新质生产力的科学社会学特征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科学传播的多重机制作用。科学传播通过促进知识的自由流动与深度整合,构建了广泛的社会网络联系,并有效推广技术应用,从而对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产生深远影响。反之,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也促使科技传播模式不断创新。这一过程不仅彰显了科技传播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还揭示了两者间复杂而深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科学社会学视野中深入考察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对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