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务工人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桂花[1] 李宏博[1] 王翠彩 孙文聪 

机构地区:[1]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2700

出  处:《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4年第24期109-112,共4页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山东省寿光市大棚蔬菜务工人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的研究,项目编号:WFWSJK-2020-315。

摘  要:目的探讨山东省寿光市大棚蔬菜务工人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多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该人群DVT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10例大棚蔬菜务工人员资料,患者因下肢肿胀、疼痛、行走不适等症状入院就诊,并依据就诊时DVT情况分为未DVT组(55例)和DVT组(5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工作时长、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遗传因素、糖尿病史、药物使用情况、高血压及高血脂病史、外伤史等;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oplast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D-二聚体(D-Dimer,D-D)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大棚蔬菜务工人员下肢DVT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身高、工作时长、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遗传因素、糖尿病、药物使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中年龄≥55岁、BMI≥28 kg/m^(2)、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有外伤史占比高于未DVT组,APTT、PT、TT水平低于未DVT组,FIB、D-D高于未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就诊时DVT情况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赋值,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高血压(OR=9.158)、有高血脂病史(OR=7.756)、有外伤史(OR=8.743)、低APTT水平(OR=4.413)、低PT水平(OR=5.423)、低TT水平(OR=3.158)、高FIB水平(OR=7.158)及高D-D水平(OR=2.158)是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棚蔬菜务工人员下肢DVT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高血压、高血脂、外伤史等独立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同时加强凝血功能的监测,以降低DVT的发生率。

关 键 词:大棚蔬菜务工人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因素分析 预防措施 凝血指标 

分 类 号:R47[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