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头吸引助产后并发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策略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白洁 郑绍英 

机构地区:[1]济南市商河县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51600

出  处:《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5年第3期84-86,110,共4页Women's Health Research

摘  要:目的:探讨胎头吸引助产后并发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本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240例,根据第二产程是否接受胎头吸引助产分为正常组(n=160,正常阴道分娩)、助产组(n=80,胎头吸引助产)。根据胎头吸引助产产妇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对比正常组、助产组的围产结局;对比助产后发生与未发生产后出血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胎头吸引助产后发生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助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正常组(P<0.05),而正常组与助产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其他结局对比均无统计差异(P>0.05)。80例助产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16例(20.00%),未发生产后出血64例(80.00%)。发生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助产时胎方位为枕后位占比、软产道裂伤占比、新生儿出生体重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而两组其余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第二产程、第三产程较长(OR:1.507、1.813,95%CI:1.254~2.323、1.141~2.262)、软产道裂伤(OR:1.581,95%CI:1.159~2.165)、新生儿出生体重较高(OR:1.534,95%CI:1.120~2.449)均为助产后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助产时胎方位枕横位(OR:0.518,95%CI:0.320~0.827)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胎头吸引助产后发生产后出血风险较高,其影响因素主要与第二产程、第三产程、软产道裂伤、新生儿出生体重、助产时胎方位等密切相关,而积极给予护理预防及干预至关重要。

关 键 词:阴道分娩 胎头吸引助产 产后出血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分 类 号:R714.461[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