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明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179-187,共9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企业商业模式对个人信息的依赖日益增强,这使个人隐私保护面临新的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了“个人信息采集最小化原则”,旨在限制信息处理的范围和方式。中美欧三地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反映了不同的保护理念,也揭示了该原则包含的必要性、合目的性及利益衡量下的损害最小化等要素。然而,数字经济的独特形态使该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应构建具有动态性的最小化原则应用框架,通过场景化数据处理、技术手段合理应用等途径,实现隐私保护与数据利用的平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