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国家与人性:吴恩裕对马克思政治思想的本土阐释  

作  者:杨洋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232-240,共9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早期构建与本土转向研究(1919-1949)”(24BZZ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国政治学史研究”(19ZDA13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37年后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从概论介绍转入专题研究,吴恩裕对马克思政治思想的研究就是其中的著例。吴恩裕对马克思政治思想的阐释主要围绕唯物史观、国家与革命以及人性问题展开。在唯物史观方面,吴恩裕将生产方式确立为首要因素,突破了机械的生产力决定论。在国家与革命方面,他紧扣马克思意义上的国家二重性,主张通过革命由阶级国家复归公共国家。在人性问题上,他将经济立场与人性进行了清晰的逻辑连接。吴恩裕的上述阐释,虽受到英国马克思主义和导师拉斯基的影响,但能对相关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有所推进,表现了中国学者相对独立的学术思考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学术体系的日渐完善。当然,吴恩裕对马克思政治思想的阐释注重逻辑自洽,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马克思学说的思辨张力。瑕不掩瑜,吴恩裕的研究成果,对当下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仍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吴恩裕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政治学史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