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敏[1] Huang Min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25年第1期186-193,共8页Religious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新儒家知识论思想研究”(21BZX075)阶段性成果。
摘 要:提要:西方宗教的上帝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过程中遭遇理解、解释的多图像重构。近代中国学人对上帝的理解旨在摆脱西方有神论色彩的上帝观,由神本论走向人本论。章太炎、熊十力、牟宗三等人对上帝存在证明的反思与批评体现出鲜明的去神化倾向,并由上帝存在证明转向本体存在证明,使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建构获得理论生机。而以本体取代上帝的做法实则是以哲学代神学,反映中西不同宗教传统对最高存在者的理解差异迥然。无论是本体还是上帝,均无法解决康德提出的德福一致疑难。以本体取代上帝的思路为理解宗教本质提供了一种基于中国哲学立场的宗教反思。中国学人以主体为本体的致思路向体现中国宗教的人本视角和理性精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4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