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记忆的复现与嬗变:《长安三万里》的文化诗学符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泱含 袁智忠[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715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5期58-62,共5页

摘  要:《长安三万里》作为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首部作品,通过多层次的符号复合与视觉诗学的构建,重构了唐代盛世的空间意象与精神图谱。影片以复合时空的视角,将长安城的空间叙事转化为具有高度象征性的文化镜像,建筑、色彩与光影的隐喻性表达呈现出唐代社会的繁盛多元与文化的包容特质。影片中对李白、高适等人物的塑造,不仅再现了文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交织,更在历史叙事中延展出个体意志与集体记忆的精神共鸣。文章旨在探讨《长安三万里》如何通过复象美学与诗性表达,构建符号场域中的文化隐喻,实现对唐代文化意象的深层复兴与现代阐释,进而揭示国产历史动画在文化传承中的象征意义与价值嬗变。

关 键 词:视觉诗学 精神符码 空间美学 意象重构 文化传承 

分 类 号:J954[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