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模式对稻田土壤温度及氮素分布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modes on soil temperature and nitrogen distribution in paddy fiel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彦 王占浩 司振江 王柏 王豪毅 曹程鹏 HUANG Yan;WANG Zhanhao;SI Zhenjiang;WANG Bai;WANG Haoyi;CAO Chengpeng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6 [2]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3]农业农村部东北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  处:《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5年第3期69-74,共6页Hydro Science And Cold Zone Engineering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500402);中科院先导项目(XDA28100101、NK202319080504);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22E112)。

摘  要:为了研究在黑土区不同灌溉模式下对稻田土壤温度和氮素分布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并选用“龙粳31”水稻进行试验,通过设置常规灌溉(CG)、浅晒浅灌溉(QS)、控制灌溉(KG)三种灌溉模式,研究了三种灌溉模式下稻田土壤不同土层深度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及对不同土层深度NH_(4)^(+)-N和NO_(3)^(-)-N分布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CG处理耗水量最大,较QS、KG处理耗水量多6.50%、13.16%,各处理在拔节孕穗期耗水量最大。随着水稻生长发育的推进,不同处理各土层温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拔节孕穗期达到最大值。在不同土层深度,各处理土层温度呈现随土层深度逐步下降的趋势。QS处理土层温差最小,其次是CG处理,KG处理温差最大。整个生育期内,各处理不同土层均在分蘖期有较高的NH_(4)^(+)-N含量。各处理随土层深度增加NH_(4)^(+)-N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0~20 cm土层,KG处理NH_(4)^(+)-N含量最高,较QS、CG处理增高了2.45%、5.93%。在20~40 cm土层,CG处理较QS、KG处理增高了4.82%、9.32%。各处理NO_(3)^(-)-N含量均在分蘖期较大,在抽穗开花期较小。随土层深度增加,CG处理NO_(3)^(-)-N含量先降低后增高,QS、KG处理NO_(3)^(-)-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研究结果表明,KG处理和QS处理可以减少水稻种植期间水资源的消耗,同时有利于氮素在浅层土壤的留存,减少氮素的损失,起到节水减排的作用。

关 键 词:灌溉模式 稻田 土壤温度 铵态氮 硝态氮 

分 类 号:TV607.1[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