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介入中国早期故事片的实践与批评——兼谈费穆《前台与后台》  

作  者:乔夏楠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4期100-102,共3页

摘  要:中国戏曲不仅是民族传统艺术形式,还是写意式的审美典范。戏曲(尤其是京剧)兴旺发展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正是中国早期故事片勃兴的时期,故事片对戏曲元素片段化、图案化的攫取实际上是作为文化经验的戏曲朝向电影的介入。然而,同一时期有的电影批评者排斥戏曲与电影的结合,认为影戏的写实性要求与戏曲的抽象欣赏机制水火不相容。文章将从戏曲介入早期故事片的具体实践和批评入手,探讨早期电影界对于戏曲和电影结合的应用与接受,并以费穆电影《前台与后台》作为结合的典例思考电影能否借鉴戏曲凝练传意的美学方法。

关 键 词:戏曲 故事片 《前台与后台》 

分 类 号:J951.1[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J614.9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