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偶像崇拜的形成机理、文化症候与引导策略  

Formation Mechanism,Cultural Symptoms and Guiding Strategies of Virtual Idol Worship

作  者:邓祯 DENG Zhen

机构地区:[1]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长沙410114

出  处:《江汉学术》2025年第2期5-12,共8页JIANGHAN ACADEMIC

基  金:湖南省社科基金湖湘文化青年传承学者培育重大项目“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研究”(24ZDAQ010);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社交媒体时代虚拟人的传播与治理研究”(22B0319)。

摘  要:偶像崇拜并非仅与真人偶像相关,当下个体的崇拜对象已延伸至虚拟偶像并形成虚拟偶像崇拜现象。虚拟偶像崇拜作为电子媒介时代粉丝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后现代社会个体被电子媒介制造的人类“拟像”所吸引,在“拟像逐魅”中所产生的独特文化现象,无法脱离商业资本的运作逻辑。虚拟偶像崇拜催生了技术宰制的“符号拜物教”“消费见真情”下的“消费异化”、圈层互动下的“理性判断缺失”等问题。因此,亟须重视对虚拟偶像崇拜者圈层的规约,将自治与规制的联动作为其“矫正器”;关切虚拟偶像崇拜者的内在需要,将文明健康的青少年文化作为虚拟偶像崇拜的“压舱石”;丰富优质虚拟偶像的媒介生产,将丰盈的文化产品作为饭圈文化的“净化剂”。

关 键 词:虚拟偶像 偶像崇拜 数字文化 文化症候 粉丝文化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D432.62[政治法律—政治学] C913.5[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