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竹杖人文意象的塑造与定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汤洪[1] 任敬文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学院 [2]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21年第1期1-7,共7页Reasearch on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与融合”(项目批准号:16JJD770034)的阶段成果

摘  要:《史记》载张骞在大夏国所见邛竹杖原产川西邛崃山系。魏晋以后,邛竹杖逐渐为文士所青睐,其诗文不断叠加丰富邛竹杖的人文蕴涵。王羲之《邛竹杖帖》第一次记载友人互赠邛竹杖的时代风尚,庾信《邛竹杖赋》创造性地以邛竹杖的人文意象借物咏怀,完成邛竹杖由实用向审美的蝶变,影响后世甚远。唐诗赋予邛竹杖孤寂、劲节之情操,多以拟人化书写象征诗人的精神情怀,不断拓展升华邛竹杖的文化意象。宋代文士统摄儒释道,创作大量作品书写邛竹杖所象征的人格品性,黄庭坚《邛竹杖赞》为抒发入世政治理想的极致之作,而蔡戡《筇竹杖歌》以其劲节独立寄托士大夫风骨,形成独具宋人品格的文化意象,堪称登峰造极的化境之作。自此,邛竹杖超越生活实用,以超凡脱俗的人文意象积淀为中华文化的深层记忆。

关 键 词:邛竹杖 人文意象 《邛竹杖赋》 《筇竹杖赞》 《筇竹杖歌》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