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地狱之门——鲁迅与罗丹创作的图文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金燕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出  处:《华中学术》2024年第2期89-99,共11页Central China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心’嬗变及其文化审美机制研究”(19BZW02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2023M74073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西方绘画、雕塑艺术对鲁迅的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鲁迅最早创办《新生》杂志的名称及其封面插图《希望》显示了鲁迅与但丁“地狱书写”的相遇。而“地狱书写”作为鲁迅小说的重要内容,与罗丹的雕塑《地狱之门》在生命体验上又具有图文互动关系,但丁的“地狱书写”在这里成为二人间的一座桥梁:一方面,罗丹的雕塑《吻》取材自但丁《神曲》的地狱篇,成为《地狱之门》浮雕中的原型和主题;另一方面,《地狱之门》与鲁迅小说《伤逝》具有潜在情境与精神互文性特征。鲁迅与罗丹创作上的图文互动关系是以往研究所忽视的,因此,本文将“地狱书写”作为鲁迅小说叙事与罗丹创作主题间的关键连接点,从这一角度切入,探讨鲁迅文学创作与罗丹雕塑艺术之间的互文性,进而剖析鲁迅小说的审美艺术特质与思想来源。

关 键 词:鲁迅 罗丹 但丁 地狱书写 图文互动 

分 类 号:I210.976[文学—中国文学] J305[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