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事件的舆情分析  

作  者:杨晓丽 

机构地区:[1]广东金融学院法学院,广东广州510521

出  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104-107,共4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刑事风险与刑法应对——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切入点”(2021GZGJ233);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应用型高校金融刑法课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提升”(230806194240622)。

摘  要:所谓的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就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基因修改,可以脱离正常的生育限制。对于这项技术的出现,最为首要的问题就在于,是否需要为其制定法律保护,简言之就是是否需要“入刑”。在此,笔者基于舆情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如下:LDA分析显示讨论焦点包括技术滥用、科学家责任、伦理缺失及法律框架需求。情感分析显示,73.1%的公众反对此类未经严格审查的基因编辑应用,19.3%持中立态度,而只有7.6%表示支持。因此,为保障技术的健康发展与社会伦理秩序,确实有必要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非法应用制定法律保护措施,即考虑将其“入刑”。具体建议包括加强法律框架与伦理审查机制、加强公众科技伦理教育、推动国际合作与建立全球伦理标准,以确保科技进步与人类伦理道德的和谐共生。

关 键 词:基因编辑 科学伦理 舆情 LDA主题聚类 情感分析 

分 类 号:D92[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