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韦丹[1]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药学部,南宁市530021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2025年第10期150-152,15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摘 要: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上报的抗菌药物ADR报告221份,通过统计ADR的类型、患者性别、年龄、抗菌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转归。结果221份报告类型以一般为主(152份,占68.78%),男性明显多于女性(68.32%vs.31.67%),>80岁患者最多(57例,占25.79%);引发ADR的抗菌药物以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占比最高(85例,占38.46%),其中致ADR最多的是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9例,占22.17%);静脉滴注(202例,占91.40%)是引起ADR最多的给药途径;皮肤及其附件损害(88例,占35.20%)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转归情况多为好转(111例,占50.23%)。结论临床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老年康复患者抗菌药物ADR的监测及分析,加强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9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