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海琨
机构地区:[1]四川传媒学院编导艺术学院
出 处:《人文天下》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基 金: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2024年研究课题“融合AIGC技术的高校影视教学方法改革研究”(项目编号:MBXH24YB2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随着AIGC技术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劳动”的内涵和边界被重塑,引发了关于劳动“消隐”与“重构”的讨论,本文即探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对马克思“自由劳动”理念的挑战与拓展。AIGC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创作的主体性、创作范式和社会价值结构,还推动了艺术劳动的民主化转型,然而,资本逻辑下AIGC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劳动异化的新风险。通过深入剖析AIGC与艺术劳动在多方面的复杂互动关系,旨在阐释马克思“自由劳动”原始理论的与时俱进,有力指引创作实践新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