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团聚体抗蚀性研究  

Study on the Erosion Resistance of Soil Aggregates in the Loess Hilly and Gully Region

作  者:马海霞 刘小荣 鱼海霞 常军霞 张文祥 赵金华 栾秀萍 MA Haixia;LIU Xiaorong;YU Haixia

机构地区:[1]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定西743000

出  处:《中国水土保持》2025年第3期82-86,共5页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基  金:定西市重点技术攻关专项项目(DX2021AZ01-7)。

摘  要: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以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安家沟流域为研究区,以撂荒地、小麦地、沙棘地、油松地、紫花苜蓿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的方式采用静水崩解法分析不同粒径、不同坡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团聚体崩解速率,并计算水稳性指数和分形维数;采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测定植物根重密度、根表面积等根系特征参数值,分析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指数和植物根系特征参数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指数排序为粒径1 mm的>粒径2 mm的>粒径5 mm的>粒径10 mm的,不同坡度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指数排序为坡度5°的>坡度10°的>坡度20°的>坡度15°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指数排序为紫花苜蓿地的>沙棘地的>撂荒地的>油松地的>小麦地的。②紫花苜蓿地的各根系参数值最大,小麦地的最小。③小麦地粒径>20.00 mm的土壤团聚体质量占比最高,粒径≤0.25 mm的土壤团聚体质量占比最低,分形维数最小;紫花苜蓿地粒径>20.00 mm的土壤团聚体质量占比最低,粒径<0.25 mm的土壤团聚体质量占比最高,分形维数最大。④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指数与根系特征参数值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紫花苜蓿地的相关性最强,小麦地的相关性最弱。

关 键 词: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 团聚体 抗蚀性 分形维数 安家沟流域 黄土丘陵沟壑区 

分 类 号:S152[农业科学—土壤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