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情感意蕴  

On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s of Cultivat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作  者:常鸿飞 莫昱鼎 CHANG Hong-fei;MO Yu-ding

机构地区:[1]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委党校,甘肃兰州730030 [2]甘肃政法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9-48,共10页New Height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摘  要: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生活以及文化特征和心理认同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需要理论建构,更需要情感引导。从情感维度出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做到生活化导入、具象化呈现、社会化见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有形、有感、有效”的关键。各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和理想信念,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情感根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进行情感设计,以生活化氛围营造、社会化正面激发、制度化价值指引为理路,可以有效促进各族人民在情感上紧密相连、行动上协同一致。

关 键 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情感意涵 情感根基 情感设计 

分 类 号:D63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