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分明的历史故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来银玲 

机构地区:[1]中国散文学会

出  处:《人民法治》2025年第6期79-80,共2页

摘  要:公私分明,意思是把公家和私人的情况分得很清楚,这是作为一位政府官员非常重要的政治品格和政治智慧,也是作为社会大众应当遵循的原则。公私分明,最早出自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所著的法家经典著作《韩非子》。其中《韩非子·饰邪》篇提到:“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故曰: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先王知之矣。”意思是说,明君的治国之道,一定要明白公私的区别,彰明法治,舍弃私人恩惠。

关 键 词:政治品格 《韩非子》 治国之道 公私分明 战国末期 公义 政治智慧 韩非子 

分 类 号:D92[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