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出 处:《四川建筑》2025年第1期103-104,共2页Sichuan Architecture
摘 要:多层或高层建筑在软弱地质条件下,通常采用开挖换填、复合地基或桩基础等形式。当上覆软弱土层较厚且土层起伏较大时,为了确保基础沉降变形均匀性,一般采用桩基础。本文以遂宁市河东新区朝阳路小学项目为例,针对对噪音要求较高、桩成孔后存在塌孔以及流沙风险的桩基础,提出了两种工艺改进后的桩基础可行性方案,分别为后植筋灌注桩和预应力管桩植桩。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方案涉及的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流程,并分析了方案的优缺点。旨在为类似地质情况下桩基础的选择提供参考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