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雷冬平 胡丽珍 Lei Dongping;Hu Lizhen
出 处:《语文研究》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Linguistic Research
基 金:重庆市社科规划年度重点项目“论元结构理论下的汉语常用单音节动词语义的历史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021NDZD15)的支持。
摘 要:在近代汉语中,动词“持”具有表“诉说、念诵”的言说义。文章在考察中土文献及汉译佛经的基础上,认为此义的形成体现了语言演变路径的多重性,其可能的路径主要有三条:其一是在中土文献中,“持”的受事论元结构发生扩展,先从“持弓”扩展到“持颐”,又扩展到“持身”,再扩展到“持广陵王”,然后扩展到“持议/论”,从而进一步扩展到“持语”这样的论元结构,“持”获得表“诉说”的言说义。其二是在汉译佛经中,“持”在特殊的论元结构“持/咒”“持佛经”中表“记忆、修行”义,这是佛经翻译中语义移植的结果,而“持/咒”“持佛经”的核心动作是“念诵”,在这样的搭配中,“持”经转喻生成“念诵”义。其三是“持”在与“念”“诵”的高频共现中,通过词义沾染,获得了“念诵”义。由“持”之言说义的上述三种形成路径可以看到,汉语动词的语义演变,论元的性质和变化是关键因素,同时,词义形成的多重路径也反映了语言演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