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铁华
机构地区:[1]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
出 处:《大学书法》2025年第2期8-20,1,5,I0001,共16页University Calligra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3年度一般项目“清代经学与书学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3BZX045;咸阳师范学院2023年校级重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先文后墨,技道并进:师范院校书法学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3ZD03。
摘 要:梁启超早年意在功名而练习馆阁体,在具体的书写实践方面受康有为影响较多。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受曾国藩著作影响,对习书的意义有了完全不同的体认,他效仿曾氏以习书作为修身的方式,完成了从“为人之学”到“为己之学”的转变。曾国藩对梁启超书学观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书法功能的体认方面,其中儒家学者藉习字修身的观念对梁启超影响最大,这也是促使梁启超在中年以后倾心书法练习的内在动因。曾国藩、梁启超以习书为修身的手段,期在人书合一,其书艺是为己之学的卓越体现,这种习书观念决定了他们不太会刻意追求个人书法风格的确立等艺术创新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