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惠涵
机构地区:[1]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
出 处:《新闻与写作》2025年第3期38-49,共12页News and Writi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新闻学理论、方法、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ZD31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数字囤积的本质是由数字技术可供性、可及性增强所导致的个人对数字内容的无节制归档,同时也导致了宏观层面上数字新闻生态的“信息肥胖症”。数字囤积现象形成于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信息归档失序和源于功绩想象的信息错失恐惧,它体现了人机共生状态下普遍性的信息处理失调。这些发生于信息社会的系统性活动,经由新闻业对相关技术、文化惯习和行为心理的吸收与整合,逐步转化成为新闻生态系统中大写的“数字囤积”,进而挑战公共新闻理性流通,并构成对新闻生产者文化主体性的消解。但与此同时,数字囤积行为也蕴藏发挥主体性的积极一面,新闻业应主动寻求由规则制定者和阐释者到社会组织联系者与行动参与者的角色转变,通过开发新的建设性力量和稳定行动方案,疏导大众信息错失恐惧,这将为我们拓展新闻学理论范式、重新锚定新闻的文化价值提供契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