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之观照,物甲物乙之完型——以三种文献情态考察中国古典乐论意象思维与审美修辞  

Aesthetic Contemplation about The Way of Changes, Construction of Gestalt about Beauty-appreciation:A Study of the Imagery Mindset and Aesthetic Rhetoric in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Theory through Three Documentary Approach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武文华[1,2] Wu Wenhua

机构地区:[1]上海音乐学院 [2]西北师范大学

出  处:《中国音乐学》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Musicology in China

基  金:2024年度上海音乐学院校一般项目“中国音乐意象美学研究”(2024XJYB16)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认识里,中国古典乐论意象思维是音乐学(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内以本体论存在方式来弘扬文化精髓、彰显传统意象美学观的审美对象。从相应的情态视角精选出的三类意象性文献,具体展示出显性情态的本体存在方式、隐性情态的生成存在方式、含有情态的文化指征方式及其艺术明喻、艺术暗喻、艺术转喻的审美修辞。文本诠释意象审美话语实存本质与意象构建完型,结合音乐美学与批评意识呼应意象审美(物甲到物乙)的经典认知。

关 键 词:美在意象 物甲→物乙 本体论存在方式 显/隐/含 主体审美活动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