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郝强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出 处:《当代传播》2025年第2期23-29,共7页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化诗学视域下的21世纪西方文论思潮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6JJD750010。
摘 要: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地图作为一种典型的空间表征媒介,其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人与地方-空间的感知关系。从基于身体感知的前地图时代到传统纸质地图,再到当下数字地图引领的高度智能化与数据化时期,人们对空间和地方的感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数字地图所具有的数据化、符号化和流动性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用户对于地方的认知,使得空间认知浅层化、趋同化,并造成了人-地情感联结的弱化,使用户产生了“无地方”的错觉。但数字地图也开辟了新的空间体验方式,并嵌入到用户的城市感知与行走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媒介地方感”。这种新型地方感具有多元性和外向型的特征,它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的限制,而是跨越了真实与虚拟的鸿沟,构建了人与城市相遇的新场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