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当代传播》2025年第2期60-64,共5页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讲好中国故事与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与文化软实力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7JZD03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媒介情境论视角下青年群体健康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ZR2024QG181。
摘 要:在人们渐次进入媒介化生存的现实语境中,有关AIGC等新兴内容生产技术的批判性话语应当得到真实的呈现与书写,以避免因“技术崇拜”而导致的诸多严重后果。根据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生产资料保持私有制的前提下,倘若AIGC技术发展成为社会运行的信息中枢并在机器工人和能源革命的帮助下全面接管社会生产,则有可能打破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上限,进而产生无限生产和消费消失的现实悖论,这或将导致既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逻辑的全面崩溃以及“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彻底丧失。对此,复返人与实践的观念落实于AIGC发展的思想、技术和制度三个维度,或可有助于反思人机关系的合理尺度,有效规避上述风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