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苏少飞 刘瑞霞 岳文涛 高屾 张恩婕 王佳佳[3] 刘建辉 谢双华 张玥[2] 阴赪宏[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北京100026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科技处,北京100026 [3]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联合实验室:遗传环境与生殖健康实验室,北京100069
出 处:《中国医刊》2025年第4期476-479,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000101);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领军人才(2022-1-003);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创新梦工场(202130)。
摘 要: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对双胎妊娠孕妇子代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2月招募进入中国出生人口队列研究的双胎妊娠孕妇1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受孕方式分为自然受孕组(444例,39.82%)及ART组(671例,60.18%)。采用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的标准结构化问卷收集两组孕妇的基线资料及随访资料,并对其基本特征、妊娠情况及子代出生缺陷的类型进行比较。结果60.18%的孕妇通过ART受孕。两组孕妇的孕前体重指数、孕前体重指数分类、民族、有工作比例、学历、月经初潮年龄、吸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孕妇的年龄、高龄比例、初次妊娠率、双绒毛膜性率、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一胎胎停育/减胎发生率均高于自然受孕组,而饮酒率、流引产率低于自然受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受孕组和ART组子代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分别为11.94%及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有出生缺陷儿121例,其中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占比最高(23.14%),自然受孕组与ART组子代出生缺陷类型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T未增加双胎妊娠子代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