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131-140,共10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远程工作对劳动法的挑战及其应对研究”(23BFX189);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研究”(2024RZ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过错解雇的司法判定面临解雇事由的不周延困境、事实行为的形式审查困境以及解雇程序审查的功能障碍困境,导致裁决过程中存在法律依据不足、事实行为难以判断以及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等问题。根据过错解雇合同解除权和惩戒权的双重性质,解雇事由应当符合劳动者预知原则并且内容合理;针对劳动者不当行为的解雇惩罚应符合相称性原则和无过错免责情形;解雇程序至少应包括通知说明、给予劳动者回应的机会并遵循一定的解雇权行使期限。据此,针对当前存在的困境,过错解雇的司法判定应转向实质化审查,对解雇事由从合法性审查到合法性与合理性审查、对解雇所依据的事实行为从行为审查到归责审查、对解雇程序从程序审查到权利保障审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