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2年深圳市流动与常住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剑峰[1] 李文豪 王娟[1] 邱春红[1] 

机构地区:[1]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广东深圳518025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5年第6期1069-1073,共5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基  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内临床研究项目(20203357040)。

摘  要:目的动态比较2019—2022年深圳市常住与流动孕妇群体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率的变化,了解深圳市孕妇群体的乙肝感染流行趋势与相关的时间及人口学因素。方法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乙肝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地域差异和时间变化。结果2019—2022年产科门诊孕妇总数为12321例,HBsAg阳性率为9.2%,抗-HBs阳性率为67.7%;其中常住孕妇有5898例,HBsAg阳性率为5.6%,抗-HBs阳性率为74.2%;流动孕妇有6423例,HBsAg阳性率为12.3%,抗-HBs阳性率为61.6%,流动与常住孕妇之间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段来看,25~29岁、30~34岁与≥35岁常住和流动人口之间HBs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科门诊HBsAg阳性的孕妇中,常住人口HBeAg阳性率为11.4%,流动人口HBeAg阳性率为14.9%,常住和流动孕妇之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孕妇乙肝感染状况存在差异,各年龄段流动孕妇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均分别高于和低于常住孕妇,提示流动人口乙肝预防控制和乙肝母婴阻断项目的重要性。流动孕妇的HBeAg阳性率也高于常住孕妇,提示流动孕妇可能面临更高的乙肝感染风险和发生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建议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于达到干预标准的孕妇应开始抗病毒治疗,直至分娩。

关 键 词:乙型肝炎病毒 孕妇 流动人口 地域差异 

分 类 号:R516[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