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巧兰
机构地区:[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出 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晋冀鲁豫交界处方言过渡带功能性变音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1BYY07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河北方言中,“儿”附于名词、量词和形容词后,可以形成“N儿”“NN儿”、“X儿”“XX儿”“X儿X儿”和“AA儿”“AB儿”“ABB儿”“AB儿B儿”三组语义有细微差别的格式。另外“儿”还可附于形容词短语后形成“[指示代词+A]儿”“[多+A]儿”“没+[多+A]儿”“[数量短语+A]儿”“没+[数量短语+A]儿”“[不+A]儿”六种固定格式。这些儿化格式中,有的儿化“表小称爱”的语义功能表现得很突出,有的儿化“表小称爱”功能不明显,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原有的小称意义的磨损;另一种是儿化格式从形成就没有小称意义,之所以跻身于儿化中,是由于儿化构式的强势类推作用造成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